銀保監會對理財公司處罰常態化:3批4家理財公司被罰,共計1670萬

銀保監會對理財公司的處罰已成常態化之勢。

3月31日,銀保監會處罰信息顯示,建信理財因承接母行劃轉產品管理不到位、未嚴格執行合作機構管理要求等六項違法行為被罰540萬元。

這是自2022年6月銀保監會對理財公司開出首批罰單以來,銀保監會開出的第三批罰單。三批罰單共計4家理財公司被罰,為中銀理財、光大理財、農銀理財、建信理財,處罰金額分別為460萬、430萬、240萬、540萬,共計1670萬,而此次建信理財的處罰金額也創下了歷史紀錄。

對于首批罰單,《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2年)》顯示,銀保監會首次針對理財業務建立起從日常監管和現場調查直接進入立案調查、行政處罰的快速處置機制,大幅提升了糾錯及時性和監管威懾力。監管從快從嚴,有助于理財行業進一步牢固樹立“內控優先、合規為本”的理念,塑造行業良好生態,引導行業良性競爭,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上述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末,理財公司存續產品數量和金額均最多,存續產品只數1.39萬只,存續規模22.2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9.36%,占全市場的比例達到80.44%。

引導理財行業生態與競爭秩序更趨良性、機構發展走向高質量,監管部門先后發布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理財公司內部控制管理辦法》等文件。

系列理財相關政策的落地,真正使得銀行理財監管框架完備、清晰,使得銀行理財“構建-實施-調查-評估”閉環式監管加速形成、質效提升。

今年2月,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總結道,2018年資管新規發布后,銀保監會堅決貫徹“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基本方針,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抓主要矛盾,找準切入點,扎實推進理財業務整改轉型:一是下大力氣整治各類資管亂象,直擊根源糾正資金脫實向虛與監管套利;二是組合出拳嚴懲違規,強化理財業務非現場監測和現場檢查,發揮監管威懾作用;三是多措并舉指導銀行嚴格制定落實存量業務整改計劃,穩妥有序加快個案處置。

對比此次建信理財罰單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部分與此前類似,但也有部分為首次出現,如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使用攤余成本法未采用影子定價進行風險控制;承接母行劃轉產品管理不到位;投資資產相關風險信息披露不到位;未嚴格執行合作機構管理要求;與母行隔離不到位,個別人員異地辦公。

建信理財于2019年5月獲批開業,與其他大行理財公司均選擇與母行同一注冊地不同,建信理財選擇落戶于深圳市,但這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與母行協同的難度,“個別人員異地辦公”成為此次被處罰的原因之一。

建設銀行2022年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建信理財產品規模1.91萬億元,其中封閉式產品余額4849.64億元,開放式產品余額1.43萬億元,2022年凈利潤28.40億元。

對比來看,截至2021年末,建信理財產品規模為21883.30億元,其中封閉式產品余額4984.89億元,開放式產品余額 16898.41億元,2021年凈利潤20.62億元。


看全色黄大色黄女片18免费